?近年來,社會上出現(xiàn)了一些不法分子,打著“幫助維權”的幌子,通過網絡平臺、電話聯(lián)系等宣傳途徑,慫恿、誘騙消費者委托其代理“全額退保”,借此收取高額手續(xù)費。這種情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,擾亂了金融市場的穩(wěn)定秩序。
【案例】
?陸先生接到一個電話,對方自稱是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,告訴陸先生他的保單存在重大缺陷,現(xiàn)在可以幫助他全額退還保費。
陸先生聽到對方能準確說出他的信息,就信以為真,與對方簽署了代理退保協(xié)議,之后又在對方的“指導”下,陸先生撥打了監(jiān)管的投訴電話,謊稱保險公司銷售時存在誤導情形,要求全額退保。
【案例分析】
?陸先生遭遇的就是典型的“代理退保”黑產。代理退保黑產指的是以非法手段獲取保單信息,通過冒充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或利用其他欺詐手段,誘使投保人放棄原有保單,進而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。這種行為嚴重擾亂了保險市場的正常秩序,侵犯了投保人的合法權益,因此被認定為違法行為。
?本案中,代理退保黑產分子利用不法手段竊取了陸先生的信息,之后欺騙陸先生保單存在問題,表示可以幫助進行維權,利用陸先生對保險產品的不了解,誘騙簽訂“代理退保協(xié)議”,約定退保成功后,收取20%的手續(xù)費。
?代理退保協(xié)議簽訂后,黑產分子慫恿陸先生向監(jiān)管進行投訴,脅迫保險公司全額退保。
【風險提示】
?代理退保黑產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了嚴重的侵害,消費者客戶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風險。
?一、 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:消費者退保后喪失了保險保障,未來再次投保時,可能將面臨重新計算等待期、保費上漲甚至被拒保的風險。
?二、資金受損風險或受詐騙風險:退保后消費者往往會被誘導“退舊投新”,還可能被侵占退保資金等。同時,消費者被“代理退?!眰€人或機構阻斷與監(jiān)管機構、保險公司之間的正常溝通,存在受詐騙風險。 ?
?三、個人信息泄露風險:消費者所提供的身份證、銀行卡、聯(lián)系方式等敏感隱私信息,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隱患。
?四、法律風險:“代理退?!边^程中,消費者可能由此參與非法行為,甚至構成欺詐,嚴重干擾社會經濟生活秩序,使消費者面臨被訴訟或行政處罰的法律風險。
【司法案例】
?正是因為如此,打擊“代理退?!焙诋a已成為監(jiān)管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。
?2023年5月,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法院認定6名“代理退?!钡暮诋a人員構成“敲詐勒索罪”,依法判處6名被告人拘役5個月至有期徒刑3年10個月不等的刑罰。
?2023年8月,武漢市東西湖區(qū)人民法院判決5名涉“代理退?!焙诋a不法人員犯“詐騙罪”“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”,判處拘役5個月(緩刑6個月)到有期徒刑5年9個月不等的刑罰,處3000至30000元不等的罰金,并責令向被害人退回贓款287572元。
【消費提示】
?我們建議消費者通過正規(guī)渠道依法合理維權,了解所購保險產品的保險責任、除外責任和退保損失等重要信息,警惕“代理退?!憋L險隱患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“代理退?!眰€人或機構誤導,消費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:
?1、及時與保險公司聯(lián)系。
?2、保留相關證據(jù)。
?3、向監(jiān)管機構或保險公司投訴。
?4、尋求法律援助。
?最重要的是,消費者要保持冷靜和理性,提高警惕和防范意識,不要輕易相信不明來源的退保代理,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。